- 自己搬出去住 做料理所領悟的事 -
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小廚房
很感恩 遇上了這個有廚房的小房間
廚房不大 兩個人勉強可以擠進去轉轉
有個小窗 有日光心情會很好
這裡記錄的是今天的想法
之後想法如何變化 我也很期待呢
🍤 任何人都有機會發揮 來一起玩吧
小廚房是一個自由 無限發揮創意的空間
剛住這小房間 忙於安頓並沒為意
住了幾個月 才發掘到這裡可做的事遠比我想像多
除了自己做飯 應負基本生活
還有試過邀請朋友過來一起烘焙
例如聖誕節焗薑餅人曲奇(竟然加了黃薑粉 意外好吃)
也試過做個飯給朋友吃 寧靜舒服
有時周末布布君會來玩
不想外吃 反正都要做晚餐 不如一起研究有趣食譜
漸漸養成每一兩週就發掘新菜式的習慣
小廚房的器材有蒸焗爐和煮食鍋(一人份量的陶瓷鍋和燒烤盤)
器材有限 想找簡單 不太耗時又美味的食譜
找來靈感 自己動手做 依照自己的口味調校
預備的過程很療癒 播著音樂 放鬆集中
最後由自己好好享用 品嚐
那種成就感 都是做料理獨有的
🍅 解鎖各樣食材 成就感滿滿
聽起來可能有點滑稽
很多常見的食材
或主婦認為理所當然會做的菜式
我從未試過自己動手做
總覺得新鮮 新奇
「呀 我今天學會料理新鮮粟米」
「原來蒸魚沒有想像中困難!」
「可以試試蒸蟹啦」
每次買菜 都是開拓食物版圖的好機會
吃慣了菜心 白菜 今天就來做涼伴青瓜吧
上網找食譜 五花八門 大開眼界
大家都有各自做法 可以參考一下
同樣的食材 轉個調味或烹調方法 又是一片新風景
🍯 原來我是香料控
有年秋冬在維也納留學
初次接觸肉桂 黃薑 丁香這些讓人溫暖的香料(Warming herbs and spices)
超市各款肉桂口味的點心 聖誕的香料熱紅酒(Mulled wine)
試過之後都很喜歡
自此 這些香料都象徵溫暖 安心 舒服
我喜歡多元化的味道
但不等於濃味 淡淡香氣就足夠了
除了香料 慢慢還購入了很多調味料
我擁有第一支蒸魚豉油!
還有泰式酸甜醬 蠔油 麻油 味醂 壽喜燒汁
那種「擁有」的感覺 和在家裡很不同
感覺像為自己買顏料 越買越多顏色
可塗的色系也不斷進階了
🍳 和家裡或學校完全是兩碼子的事 別被既有認知規範!
記得有位中學朋友說過
從前上家政課 總是很大壓力
因為時間趕急 老師亦嚴厲 總是盯著每位同學 做好每個步驟
老師的呼喝 讓自己顯得笨拙 慢慢對烹飪失去信心
這點很無奈地 我不得不認同
朋友到外國生活自己做飯
才知道自己不單能夠下廚 而且慢慢發現是件樂事 沒錯
我從小到大對烹飪的認知 都是「麻煩」「辛苦」
甚至是「搗亂」「麻煩別人」
我在家裡常被叮囑要保持廚房潔淨
尤其不可將粉末材料弄到四處
烘焙做蛋糕時 簡直是連呼吸都要閉上的大挑戰
唉 有時盡力還是會有丁點漏網之粉
料理完畢好好清潔就可以了 沒什麼大不了
別說所謂「規範」「規矩」
自己一個人料理
我連「食譜」都不會盲跟
依自己喜好隨時調校就可以了
幸運今天的我和朋友
都能重新享受烹飪的樂趣
這幾個月開始魚素飲食 (Pescatarian)
主要吃海鮮和蔬菜 少吃肉類
感覺輕盈很多 減少了消化的負擔
自己料理慢慢建立「選擇食物」的概念
種類 份量 都可以自由控制
雪櫃有各式各樣的蔬菜 就會感到安心
有時下班沒有精力 也沒有勉強做飯
「料理心情」成為精神狀態的一個指標
多了聆聽自己 覺察力漸漸增強
沒關係 這天累了便隨便吃吧
有能力好好照顧自己
也是「自立」的一個印證吧
0 Comments